精品消费报2020-07-11 09:52:29
精品君又有好展览来邀请大家了!
今年是著名雕塑家、国画家袁晓岑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了让美术界深入探讨袁晓岑先生的艺术渊源,在新的时代从新的学术角度解读其美学魅力,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万物为师—袁晓岑诞辰百年艺术展”将于12月25日在袁晓岑艺术园开幕。
本次展览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云南艺术学院、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办,中新社云南分社、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云南省美术馆、云南省画院、昆明市博物馆、昆明剧院、云南油画学会、云南大藏艺术机构协办。、中央美院油画专业博士高翔作为策展代表带领,咱们《精品消费报》的两位成员也在策展团队中呢。展览将于12月25日开幕,并持续到2016年3月25日,想要深入了解袁晓岑先生绘画和雕塑作品的人不可错过。
袁晓岑先生在国画、雕塑两个艺术门类取得非凡成就,被美术界誉为“塑、墨双绝”。此次展览按袁先生艺术发展脉络,将选取约50件雕塑和20件国画以及70件未刊手稿进行展示 ,尤其侧重于雕塑艺术的成就。在国画领域,袁晓岑以“写意孔雀”闻名天下,其实他在仙鹤、鸭子、马、牛等题材上的造诣都极为高妙。袁晓岑的国画能把笔下的对象真正地还原到具体的生存环境中,以精简有效的笔墨“写出”其生命力,内在地拓展了多种动物题材在写意花鸟画中的精神内涵和情感表现力。
袁晓岑的雕塑源于对现实的观察、提炼,造型优美而“泥味”十足,极富生活气息和民族趣味。他将国画的语言形式有机地吸收到雕塑,在保留对象准确造型的同时,发挥雕塑的主要结构的轮廓线条感,做到了“写实”与“写意”的高度融合。在“中国现代雕塑民族化”的进程中,袁晓岑的创作里所体现的“文人精神”,使得他与其,他走“民间趣味”或“传统语言”的第一代雕塑家拉开了距离。王朝闻先生曾经评价:“画家、雕塑家袁晓岑的作品不只创造性地体现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别与联系,更可贵的是诗意与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
袁晓岑的艺术源于对自然的观察,他有一方“万物为师”的印章,只盖在他自己满意的画作之上。这个展题集中体现了袁晓岑在美术创作中的追求,即以西南自然和人文为表现对象,注重观察体会对象的特征,以自己生活中接触的自然环境、动物、人物为最佳艺术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描摹古人艺术已有范本。
他在1979年的日记中曾说:“以最简练之笔墨表现出准确之形以传其神而达到最高之意境。”这集中地说明了他的艺术追求。袁晓岑先生从小就喜欢用泥巴捏些他所喜欢的、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徐悲鸿曾向袁晓岑介绍罗丹、巴里、蓬蓬、鲁德等法国雕塑家。凭其热情和过人的天赋,竟摸索着走出了一条融合中西雕塑的独特艺术道路。他将国画的语言形式有机地吸收到雕塑,在保留对象准确造型的同时,发挥雕塑的主要结构的轮廓线条感,塑造出了“写实”与“写意”高度融合的作品。此次展览以次契机点,概述了袁晓岑先生艺术生涯的最高境界。
虽然不是云南人,但袁晓岑和云南的渊源却非常深厚,这里可以算是他的第二故乡。袁晓岑先生第一次个展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云南举办的,此次百年诞辰的个展在昆明展出,可谓意义非凡。这是各主办方、先生和先生家属愿意将其艺术全面展示给云南观众,回馈社会对先生一生为艺、为人的欣赏所精心准备的视觉大展。此展不仅有先生的代表作品,更有反映先生创作发展3个阶段的思路、手稿和图片。观众可以从先生作品同西南地域人文的紧密关联这一角度来切入展览,作为第一代中国现代雕塑家中的较晚成名者,袁晓岑先生的雕塑创作在题材选取、处理手法和精神气息上都表现出了与其他第一雕塑家颇为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表现出了明显的“文人化”倾向,这一倾向在袁晓岑先生晚年的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清晰。
此次展览基本沿用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时的文献资料和设计思路,按袁先生艺术发展脉络,选取的作品其中多数未在袁晓岑美术馆展出过。例如28米长的《百鹤图》长卷就是首次在昆展出。这为美术界和社会各界深入探讨欣赏其艺术渊源和价值提供了难机会。
本次展览将于12月25日在袁晓岑艺术园进行开幕式,届时欢迎各位艺术爱好者光临。
分享内容
Copyright © 新疆自驾游价格联盟@2017